本月刚落幕不久的纽约春拍上,在世女性艺术家的“最贵纪录”再次被刷新——南非女艺术家马琳·杜马斯的《一月小姐》在佳士得的21世纪夜场拍卖中脱颖而出,以1360万美元(含佣金,约合人民币9800万)的价格成交。
佳士得拍卖现场
在此之前,在世女性艺术家作品拍卖最高纪录的保持者是英国艺术家珍妮·萨维尔,2018年,她的《支撑》(Propped)在伦敦苏富比拍出9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9190万)的高价。
如果去掉“在世”这个前提,单论有史以来作品最贵的女性艺术家,那么当属乔治亚·欧姬芙(1887~1986):2014年,她的《曼陀罗草/白花1号》在纽约苏富比拍出44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2亿),这一纪录迄今还无人打破。
《曼陀罗草/白花1号》
纵观几位最贵女性艺术家的最贵作品,一个巧合般的共同点浮现出来——巨大的、女性的身体。
更确切一点说,女性的裸体。
“所有的女画家都是疯子”
这幅创下新纪录的油画尺幅巨大,高近3米,画面描绘了一位半裸的女性,她留着金色的短发,妆容浓烈,一只脚上套着粉色袜子,另一只脚则踩在袜子上,浑身散发出野性而大胆的气息。
《一月小姐》
据了解,这幅作品来自著名的鲁贝尔家族收藏。在各大海外媒体评选的全球顶级当代艺术藏家名单中,来自美国迈阿密的鲁贝尔夫妇几乎从未缺席。迄今为止,鲁贝尔家族的当代艺术品收藏规模超过5000件,并且很少出手其藏品。
马琳·杜马斯
1953年8月,马琳·杜马斯出生于南非开普敦一个富裕的白人家庭。她的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是位酿酒师,拥有一片自己的葡萄园。不幸的是,由于长期酗酒,她的父亲在杜马斯12岁的时候便死于肝病。
杜马斯很早就开始学习艺术,10岁那年便创作了自己第一幅作品。少女时代的杜马斯钟情拼贴手法,经常使用报纸剪报作为创作的灵感或材料。上世纪70年代初,马琳·杜马斯进入开普敦大学学习艺术,并尝试用不同手法来展现人体形态的复杂性。
《时间和奇美拉》,2020年
1976年,马琳·杜马斯移居荷兰,后定居于阿姆斯特丹。进入欧洲艺术圈后,这位年轻的女艺术家逐渐崭露头角,知名度不断提高。1995年,她首次参加了著名的威尼斯双年展,此后又在2003年、2005年和2015年再度受邀参加。
中国当代艺术界也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女艺术家——2000年,马琳·杜马斯受邀参加了上海双年展。这次参展经历也间接影响了她此后的风格变化:她的某些作品与中国水墨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失去(她的意义)》,1988年
传统的水墨技法在杜马斯的笔下有了新的气象:她不仅擅用留白,还会把油彩调得极淡,模仿毛笔的飞白效果,使用松散的笔触来增添肢体的扭曲感,并用混沌的色彩表达内心翻涌的情感。
因此,虽然杜马斯的多数作品从表面上看是肖像画的形式,但艺术家真正想要描绘的其实并非人物本身,而是人的一种处境,无论情感还是身份。
《娜奥米》,1995年
通过这些肖像所展现出的状态,她的艺术指向与人类社会有关的各种严肃主题,如性与种族、罪恶与纯真、暴力与宽容……
杜马斯曾说:“如果绘画是女性化的行为,如果疯狂是一种女人才会得的病,那么所有的女画家都是疯子,所有的男画家都是女人。”
格拉斯宫大展“无边无际”现场
著名的卓纳画廊从2008年起开始代理杜马斯的作品。2022年~2024年,杜马斯的15件作品在拍场找到了新买家,其中5件作品价值超过百万美元。
2022~2023年,威尼斯格拉斯宫还为杜马斯举办了回顾大展“无边无际”,呈现了她半个世纪以来创作的100多幅精品之作,进一步提升了其作品的市场价值。
“你的身体是一个战场”
刚刚被杜马斯超越的英国著名艺术家珍妮·萨维尔,更是以大尺幅的裸体画作而闻名,并且其画中人物多为女性。在艺评家们眼中,她首创了一种新颖且极具挑战性的女性裸体绘画方法,并重新定义了当代艺术中的人物画。
珍妮·萨维尔
珍妮·萨维尔1970年出生于英国剑桥,1992年毕业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该学院以传统绘画著称,但萨维尔的毕业作品却选择用一个肥胖的女性身体作为描绘和表达对象,某种意义上颠覆了男性之于女性在传统审美中关于优雅美好身形的刻板印象。
在这幅后来被拍出天价的作品中,萨维尔描绘了一个坐在又高又窄的凳子上的肥胖女性。她双臂交叉,十指用力扣向大腿前侧,穿着尖头皮鞋的双脚反向交叉在高凳的立柱后,整个身体因为极力想要保持平衡而充满紧张感。
萨维尔代表作之一《支撑(Propped)》
画面上还有几行以镜像方式书写的文字:“如果我们继续以这种千篇一律的、像男人们几个世纪以来的那种方式说话,我们将再次让彼此失望。 ”
萨维尔深信:肉体具有的潜在能量,不可能来自时尚杂志中所展现的那种优雅纤细的女性形象——那是为了满足被观看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她许多画作的主题来自她学习过的病理学教科书,这些教科书让她了解到有关瘀伤、烧伤和畸形的损伤。
珍妮·萨维尔作品《颠倒》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著名后现代摄影艺术家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就曾通过其作品对女同胞们发声:“你的身体是一个战场。”事实上,大量女性艺术家都高度关注身体这一概念,这种关注与男性艺术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芭芭拉·克鲁格作品《你的身体是一个战场》
为什么?原因或许很简单:作为女性的身体,天生要承受更多的疼痛与危险。而女性发起的抗争,很大程度上也都是为了确保对自己的身体行使“第一主权”,比如最基本的一点:是否生育。还有,为了变美而主动承受的那些手术——摘掉一对肋骨、填充一些硅胶……
有段时间,萨维尔曾想办法获准进入整形外科的手术室观察和拍照,目睹医生们“重塑”女性肉身的过程。在那些时刻,肉体与精神在她眼前分离,抵达了另一种“赤裸的真实”,也为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觉宇宙,推动她思考并尝试实践一种“绘画解剖学”。
萨维尔的多数作品都尺幅巨大
“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有一天我会被埋在地下,变成尘土,什么都不是。”萨维尔曾在采访中这样说,“那什么是可靠的呢?对不同的身体,我们如何去判断?……我关心的是如何发挥我作为人类的能力。作为一个人,我能走多远。”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
1971年,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1931~2017)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从而开始了一连串围绕着性别、艺术与权力的思考,也正式吹响了艺术领域女性主义的号角。
在这篇文章中,诺克林深刻批评了认为“伟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的观点,并探索了女性艺术家是如何抵抗体制的排斥和社会不平等的。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封面
对于大众来说,女性与艺术的关系,似乎更多地体现为女性与著名男性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并用一个看起来很美好的词来表达——“缪斯”——通过自己的才情与美丽激发对方的灵感,通过被凝视、被渴望而促成伟大艺术作品的诞生。
著名女诗人翟永明在她的《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一书中也指出:中国漫长的艺术史中,女性基本是缺席的。“女性在艺术中的位置,构成了一部被消费和被观赏的古代艺术史。在强大的父权艺术语境中,女性想要脱颖而出,表达女性自我,几乎是不可能的。”
《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书籍封面
翟永明引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历史是一件手工制品……只有进入记忆中,被记录下来,它才会存在。”因此,对于漫长的“前女性艺术史”来说,无法流通的天赋不是天赋,剩下的就只有蛰伏和隐藏。
乔治亚·欧姬芙《黑色鸢尾花》
以描绘巨大花朵而著称的乔治亚·欧姬芙,其笔下的花朵以微妙的曲线和渐变的色彩,构成既神秘又具有生命力的画面。
而这些花朵的形态与女性生殖器官之间的相似性,更形成了一种与“生命所来处”有关的强烈隐喻,可谓女性艺术版的“一花一世界”。
乔治亚·欧姬芙《粉色背景下的两朵海芋》
但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这位艺术家主动在新墨西哥的荒漠里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极少现身公众面前。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已经成为传奇的欧姬芙,被许多先锋艺术家奉为女性肖像大师,而她自己则表示:“男人们称我为最棒的女画家,但我想把‘女’字去掉。”
乔治亚·欧姬芙
除了与身体有关的隐喻之外,对内心世界与神秘主义的深入挖掘,也是女性艺术家擅长的领域。在墨西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雷梅迪奥斯·瓦罗(1908~1963)的笔下,星光映照的夜晚、交错的高塔、奇异的生灵和远古的隐语,无不揭示出:女性的内心才是最幽深的大海。
雷梅迪奥斯·瓦罗
作为20世纪初活跃在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著名女性代表,瓦罗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仅不到200幅油画,但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墨西哥的国宝级画家,与弗里达齐名。超现实主义运动走过一个世纪后,她的《启示录》也在本次佳士得晚拍中以622万美元成交,刷新其个人拍卖纪录。
雷梅迪奥斯·瓦罗《启示录》
市场以真金白银重估女性艺术家的价值,绝不仅源于资本的驱动。从创作的风格、主题乃至内核,都能感受到她们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捕捉。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在高净值人群收藏中的占比达到44%,较2018年的33%增长了11个百分点,创下7年来新高。这一数据清晰地反映出:高端收藏家对女性艺术家的兴趣正在稳步增加。
雷梅迪奥斯·瓦罗《去塔楼》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这个问题,也许所有人都清楚答案是什么。比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女性艺术家正在改写这个问题。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曾琦
漫天云城
2025-05-24 18:25这篇文章非常有见地!红包领域的研究确实值得关注,期待作者的后续分享。
CS凌然
2025-05-25 00:15我认为新加坡男星多次性侵未成年判个月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中提到的观点很有启发性。
大魔王殿
2025-05-24 16:30同意你的观点,特别是关于中餐厅出发路透的应用前景分析很到位!